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

巧新 健信 銳利

2017.08.09

巧新在今年四月跌破年線,且各均線相繼失守,我覺得十分奇怪,今天謎底出來是一手打造巧新的總經理石呈澤去職。巧新內鬥導致股價暴跌、總經理石呈澤跳槽到健信,

從技術分析來解讀,年線是很重要的多空指標,所謂的停損點其實就是年線,一檔個股一旦有效跌破年線,都是賣出訊號。巧新在今年四月兩度跌破年線,那時股價在182元。投資人看財報通常是落後指標,通常技術面比基本面反應更快,巧新跌破年線後,已預告公司經營隱藏我們不知道的內情。這又是一椿股價跑得比消息快的例子。

健信的前身,也就是[源恆],創立超過五十年,當年由創辦人黃金坑從農機用輪圈做起,生產汽車用鋼圈、鋁圈;由於黃家第二代幾位兄弟經營不善,在一五年被入主改名為健信,據本刊調查,健信的新東家來頭不小,在改名之前,已經默默布局好幾年。

當初丘世健透過源恆的減資、私募取得經營權,2012年源恆私募1股6元,到2014年第二次私募3.28元,然後進行一次大減資64%,2015年再進行一次私募,每股16.92元,此時石呈澤趁私募取得健信千餘張持股,經過三次私募、一次大減資,原股東黃家及小股東股權也被稀釋到所剩無幾,掌握經營權的大股東再挹注獲利進來,丘世健憑藉高超的金融操作,創造逾10倍的驚人獲利,也寫下健信傳奇。

看到健信的個案,大家應該回頭探討私募制度。出了問題的企業想獲得重生,必須找到有實力大股東,重新注資,改善經營體質,私募是最便捷的方式,但新來的大股東透過私募、減資、再增資,小股東籌碼很容易稀釋殆盡,像健信股價從3.66元大漲到141元,利益全歸大股東,要如何保障小股東權益,則有賴大家集思廣益。這次健信入主瑞利,又要進行8億額度的私募,會不會複製源恆模式?值得拭目以待!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股利 外資 查詢網

老胡注意外資盤   外資動向 http://jsjustweb.jihsun.com.tw/z/zc/zcl/zcl.djhtm?a=5880&c=2017-7-1&d=2017-7-19 http://jsjustweb.jihsun.com.tw/...